白居易最纯美的一首小诗,简单20个字,第一眼就被惊艳到了
有如许一种说法:墨客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汗青也一次次证实这一点:墨客在饱经灾祸后每每会写出巨大的作品。
苏轼被贬黄州,写下千古绝唱《赤壁赋》,杜甫几经漂泊,居无定所,写下感人至深的《茅舍为金风抽丰所破歌》……

苏轼如斯,杜甫如斯,白居易也是如斯。
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写下千古绝唱《琵琶行》。
在魔难中,依然开出鲜艳的花儿,
除了《琵琶行》,白居易还写下另一首精美纯美的小诗,简单20个字,却美到魂魄里。
诗名《遗爱寺》。
遗爱寺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不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这是一首清爽优美的小诗,像一曲盎然生气希望的丹青。
短短20个字,有石头,有溪水,有花儿,有寺庙,这是一处绝佳的景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这首诗最主要的特色。
假如不说作者,很多人会误认为这是王维的诗作。
清爽奇丽的图景,令很多民气生憧憬。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
白居易的心境很闲适。
坐在溪水边,手里把玩着石头。
大概,墨客是在溪水里挑拣的石头。
白居易像极了小孩子。
小时刻,小七常常和小伙伴一路在溪水里,捡拾鹅卵石玩。
在水流的冲击下,石头变得又滑腻又圆润,摸起来,手感很好。
有闲心玩石头,看来,白居易的心境是很不错的。
许是清风送来了花香,勾起了他的好奇心:咦,有花香,怎么看不见花呢。
想看花,墨客绕着遗爱寺走了一圈,闲步寻花。
统统都是那么天然,统统都是那么闲适。
不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
白居易到底有没有找到花,已经不紧张了。
你听,他时时听到鸟儿啾啾叫,泉声叮咚响,足以让民气旷神怡。
有的诗里有画,而白居易这首诗里,有声音。
那是一种属于天然的灵动,属于山林的生动。
白居易沉浸在清幽的年夜天然之中。
他找到花了吗。这不紧张,紧张的是,在寻花的进程中,他已经获得了快活。
有时刻,成果不紧张,可以或许带来快活的进程,才最贵重。
写下这首轻快灵动的小诗时,恰是白居易人生最落拓的时刻。
遗爱寺:位于庐山香炉峰下。
进士及第后,白居易顺遂入仕,他一片赤诚。
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
堂堂朝廷宰相,被人刺杀在长安年夜街上,这是对朝廷的藐视,是国度之羞辱。
白居易坐不住了,他给天子上书,力陈武元衡之冤,哀求抓捕凶手重办。
可彼时唐朝,国力年夜不如前,武元衡遇刺是藩镇下的手,那个敢追责呢。
白居易的仗义执言并没有获得赞赏,反而被批了一个越职言事,一纸圣旨下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人生遭此巨变,白居易的心境怎样。
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与大哥色衰,怀才不遇的琵琶女心有戚戚焉,写下“同是天际沉溺堕落人,重逢何须曾了解”的名句。
落拓、无奈,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恣意倾吐着本身的失意。
没有什么伤痛不克不及治愈。
来到江州,本认为是一次颓废之旅,却没承想,在闲适的景致中,治愈了心酸。
江州,最着名的景致,当属庐山。
那一年,李白来到庐山,也被景致吸引。
遥望庐山景致之时,写下千古名句《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真壮观,真激情。
可治愈白居易的,倒是庐山遗爱寺的景致。
来到江州,白居易想开了,他不以迁谪介怀。
一次偶尔间,他到来庐山,发现了遗爱寺。
“见云木泉石,胜绝第一。爱不克不及舍,因立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罗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寒舍,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石砌。”
他在这里,建了一座草堂,赏四季景致,不亦乐乎。
那些曾经因贬谪而受到的苦,在标致的景致中,都被逐一化解、治愈。
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你想通了,想开了,看淡了,实在都没什么。
我们活在这个天下上,要学会探求快活,发现美妙,让本身的生涯充斥快活,让本身的人生变得加倍美妙。就像白居易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