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活资讯正文

常被搬上陶瓷的典故有哪些

2024-10-18 次浏览

瓷器是人类文明的归天载体,经常刻画了许多有名的典故,这些陶瓷上的人物和场景不仅颇具艺术观赏性,也有许多寄意。这里就将经常被搬上陶瓷的40个典故,给年夜家逐一出现解读。

1.竹林七贤 2.三国演义之凤仪亭 3.三娘教子

4.郭子仪拜寿 5.刘阮入露台 6.龙王拜观音

常被搬上陶瓷的典故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7.百花亭图 8.鬼谷子下山 9.昭君出塞

10.尉迟恭单鞭救主 11.三顾茅庐 12.锦香亭

13.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14.萧何月下追韩信

15.西厢记-长亭送别 16.百子闹春图 17.渔家乐

18.折桂图 19.刘海戏金蟾 20.福禄寿

21.春夜宴桃李园图 22.王昭君思乡图

23.十八学士 24.八仙图 25.五子录取

26.魁星点灯斗 27.丙吉问牛 28.东方朔偷桃

29.杨家将故事 30.铜雀台交手 31.四妃十六子

32.携琴探友 33.陶渊明爱菊 34.王羲之爱鹅

35.周敦颐爱莲 36.空城计 37.指日高升

38.老子出关 39.年夜禹治水 40.红拂记

1.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在其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饮酒、纵歌,肆意畅快,世谓竹林七贤。


清康熙青花竹林七贤笔海

2.三国演义之凤仪亭

“凤仪亭”故事出于《三国演义》,又名“梳妆掷戟”,讲述了貂蝉和吕布二人在凤仪亭私会,被董卓撞破的故事。颠末凤仪亭变乱,董、吕二人彻底交恶构怨,吕布下了杀董卓的决心。


三国演义之凤仪亭人物故事外销盘

3.三娘教子

“三娘教子”又名“双官诰”,戏剧剧目,原故事出自明人《断机记》传奇、杨善之《双官诰》传奇。

该剧主要强调了三娘坚忍教化、苦尽甘来,具有传统妇女的美德与风仪。讲的是明代有一儒生薛广,往镇江业务。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刘氏生一子,乳名倚哥。又有老仆薛保。薛广在镇江,正好遇到一位村夫,托付他给本身家中的妻儿带去白金五百两。不虞其人淹没白金,购一空棺,停厝荒郊,认为薛广灵榇,旋里报知张氏等,举室嚎啕,命薛保运回灵榇埋葬。后来薛家日渐式微,张、刘不克不及耐贫,先后再醮。三娘王氏十分小看她们,赌咒要与薛保茹苦含辛,抚育倚哥,送他去私塾,本身则靠着织布以维持家中生存。倚哥在私塾被同窗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遂不认三娘为母,语语挺撞,三娘大肆咆哮,将刀立断机布,以示断交。幸好薛保竭诚开导,母子俩亲睦如初。薛广在镇江买卖衰败,后参军,官至兵部尚书。十几年后薛倚金榜落款,高中新科状元。父子相认团聚一家,荣归桑梓。而此时薛倚的年夜妈、亲妈又丢弃本身的家都来认丈夫和状元儿子,三娘劝张氏回家照料老伴,劝刘氏也回家照料老伴和几岁的孩子。并奉告她们:欲尝甜瓜本身种,自种苦瓜本身尝。


清中期三娘教子人物故事

4.郭子仪拜寿

郭子仪夫妻七十双寿诞,七子八婿个个为官,前来为爹娘庆寿。惟六媳李君蕊自恃乃当今公主,不来拜寿。六子郭暖回宫斥妻,怒打公主一巴掌。公主年夜末路而告唐皇。唐皇英明,为教训女儿,与皇后默契,假意要斩驸马,令公主惶恐万状,懊悔莫及。

郭子仪闻报惊恐之急,绑子上殿请罪。唐皇为安慰良臣,非但不降罪郭暖,反为其加冠三级,把郭子仪感动得涕泪双垂。因为此举父教有方,使小夫妻重归于好,并联袂同往汾阳府拜寿赔罪,郭家合府欢跃。


清康熙郭子仪拜寿人物故事青花笔海

5.刘阮入露台

典出《幽明录》。讲述东汉刘晨、阮肇在露台山遇仙的故事。后来,“刘阮入露台”这一典故,用来指常人遇仙,有时也用来形容须眉受到美男的青睐。


明崇祯刘阮入露台纹青花香炉

6.龙王拜观音

神话传说取材于唐代李朝威的【【柳毅传】】,唐凤仪年间,书生柳毅赴长安应试落选,在旋里途中路遇一年青仙颜的牧羊女在河畔翘首南望,哀哀呜咽。柳令郎便上前扣问事由,本来该女子系洞庭龙王之女三娘,她在其父的主张下下嫁给了泾河龙王的次子为妻,三娘在泾河皇宫备受欺负,受尽熬煎,后又被赶皇宫去牧羊,风餐露宿好不凄惨。柳令郎听后决意要帮三娘脱离苦海,便转道赶往岳阳为龙女通报家信。洞庭龙王闻讯后懊悔莫及,其弟钱塘龙王更是怒火中烧,便化为赤龙赶赴泾河杀死了泾河龙王及其家人。三娘被接回洞庭后,意欲嫁给柳毅,柳毅却以正人喻义不喻利婉言谢绝,在几经周折后三娘与柳毅终于喜结良缘。


明崇祯青花龙王拜观音清水碗

7.百花亭图

取材于元代无名氏所着杂剧《逞风骚王焕百花亭》。书生王焕素性风骚,人称“风骚王焕”,时值清明,前去百花亭游春,邂逅知名妓女贺怜怜,一见倾心。在卖查梨条的王小二的赞助下,两人一处生涯了半年。半年后,高邈赶走王焕,逼迫贺怜怜嫁给本身,移住承天寺。贺怜怜托王小二转达对王焕的怀念,王焕扮作卖查梨条的小贩,一起叫卖吆喝,到寺里与心上人相会。怜怜用首饰,资助王焕,让他去西延边关参军建功,并告之高邈的很多违法行动。王焕投延安府镇西夏建功荣归,升西凉节度使,告高邈盗用官钱买妾等恶行,夺回爱人贺怜怜。荣升团圆,双喜临门。


元青花百花亭年夜观=日本年夜阪万野美术馆

8.鬼谷子下山

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哀求下,准许下山援救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


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年夜罐

9.昭君出塞

“昭君出塞”表示的是西汉元帝时期,胡汉和亲,王昭君下嫁呼韩邪单于的感人恋爱故事。画面描写了“出塞”漫漫旅途中的场景,王昭君怀抱琵琶,点清楚明了主题。


元青花昭君出塞纹年夜罐

10.尉迟恭单鞭救主

隋朝末年,18路农夫叛逆步队一拥而起。各路好汉,混战一场。末了,华夏地域只剩下定阳刘武周、洛阳王世充、太原李渊三路人马,鼎足而立,各自带领一批虎将,连年厮杀不休。此中,太原李渊之子秦王李世平易近力气最强。有一次,李世平易近带兵围困洛阳王世充,王世充派单雄信为前锋,与李世平易近对阵。一天,李世平易近带十几小我去观察敌营,被单雄信500兵包抄。李世平易近势单力薄,武器也没带,只能朝榆树林里逃去。在这危机关头,尉迟恭飞马赶到,只见他舞着单鞭,向单雄信直奔曩昔。几个回合,就把单雄信打败了。


元青花尉迟恭单鞭救主人物故事年夜罐

11.三顾茅庐

讲述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三次约请诸葛亮出山,然后三分世界的故事。


元青花三顾茅庐人物故事年夜罐

12.锦香亭

出自元代有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叙述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与孟月梅浪漫而波折的恋爱故事。唐玄宗时,长安书生陈圭游孟家花圃,与孟女月梅相遇于锦香亭畔,两人一见钟情,私定终身。


元青花锦香亭人物故事年夜观

13.周亚夫屯兵细柳营

华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年夜范围侵入汉朝边陲。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戒备胡人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问部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虎帐,当者披靡,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不久来到了细柳虎帐,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刀剑出鞘,开弓搭箭,弓拉满弦。皇上的先行领导职员到了营前,禁绝进入。先行领导的人说:“皇上即将驾到。”镇守虎帐的将官答复:“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敕令,不听从皇帝的诏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虎帐。于是皇上就派青鸟使拿了皇帝的符节去奉告将军:“我要进营慰问部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虎帐年夜门。保卫营门的官兵对扈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划定,虎帐中禁绝纵马奔跑。”于是皇上就放松了缰绳,让马逐步行走。到了年夜营,将军亚夫拿着兵器拱手行礼,并说:“穿着盔甲的将士是不克不及行膜拜礼的,请容许我以军礼参见。”皇上被此感动,顿时神采严肃地俯身靠在车前横木上,派人致意说:“天子敬重地慰问将军。”犒军礼节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虎帐的年夜门,很多年夜臣都深感惊愕。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霸上、棘门的虎帐,简直就像儿戏一样,那边的将军是完全可以去狙击且被仇人俘虏的,至于周亚夫,岂非可以或许侵略吗。”文帝称颂了周亚夫好久。


元青花周亚夫屯细柳营人物故事年夜观

14.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是秦末名将,他先投靠项羽,但不受重用,转而投靠刘邦,也只做了个管管食粮的小官。后来丞相萧何可巧碰见了韩信,发言之间发现韩信有异常之才,于是便屡次向刘邦举荐韩信,但均未被采用。韩信看到刘邦也不愿重用他,于是决议分开。得知韩信出走新闻后,萧何异常焦急,也顾不上向刘邦申报,便亲自骑上马连夜率人追赶韩信。很多人认为萧何想去投靠项羽,这使得刘邦也异常的朝气。萧何终于追上韩信,并把他劝了回来。之后,萧何正式向刘邦举荐韩信,并说,假如想篡夺世界,非得用韩信弗成。在萧何的力谏和劝说之下,末了刘邦终于采用了萧何的建议封韩信为年夜将。韩信公然不负众望,屡次替刘邦救险,后被封为淮阴侯。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人物故事梅瓶

15.西厢记-长亭送别

讲述了崔莺莺十里长亭送张生进京赶考的分袂场景,而张生和崔莺莺这对打破世俗相爱的情人,短暂的欢愉后即将饱尝久长的分袂相思。反映了自由恋爱与封建礼教的尖利矛盾,表示了对封建礼教对人道情面严重约束和压抑的控告。


清康熙西厢记-长亭送别人物故事盘

16.百子闹春图

百子不是指100个小孩,意思便是许多小孩在游玩打闹,欢迎春节。形容比拟欢畅喜庆的时候。


清光绪百子闹春青花盘

17.渔家乐

讲述的是打鱼的人家欢畅的韶光,和百口人一路打鱼快活的生涯。


清康熙青花渔家乐纹笔海

18.折桂图

所绘仕女手持木樨,凝思对望。中央立一桂树,俨然一幅“四美折桂图。


清康熙四美折桂图青花盘

19.刘海戏金蟾

刘海戏金蟾是古老的中公民间传说故事,起源于道家的典故。常德城内丝瓜井里有金蟾,常常在夜里从井口吐出一道白光,直冲云霄,有道之人乘此白光可升入仙。住在井旁的青年刘海,家贫如洗,为人厚道,事母至孝;他常常到邻近的山里砍柴,卖柴买米,与母亲相依为命。一天,山林中有只狐狸修炼成精,变幻成标致俊俏的姑娘胡秀英,拦住刘海的归路,要求与之成亲。婚后,胡秀英欲济刘海登天,口吐一粒白珠,给刘海做饵子,垂钓于丝瓜井中。那金蟾咬钩而起,刘海乘势骑上蟾背,纵身一跃,成仙尸解而去。后工资纪念刘海行孝得道,在丝瓜井旁构筑蟾泉寺,供有刘海神像。


明晚期刘海戏金蟾青花小盘

20.福禄寿

中国传统神话里边的“福星”,“寿星”“禄星”。寄意福禄寿。


清雍正青花福禄寿纹盘

21.春夜宴桃李园图

依据李白的《舂夜宴从弟桃花圃序》为题材,描述李白与诸从弟于桃花盛开的春天,在桃园中聚首的盛况。春夜宴桃李园图这一题材,历代绘者浩繁,而仇英此图主要落脚点在“幽赏未已,高谈转清”的“清”宁上,只眼独具,使画面显得奔放乐观,洒脱不羁。


清康熙 青花春夜宴桃李园图诗文笔筒

22.王昭君思乡图

昭君出塞后,时候怀念本身的故乡,这是昭君手弹琵琶,来依靠一种思乡情。


元青花王昭君思乡图粉盒盖

23.十八学士

唐太宗李世平易近在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从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文籍,其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画像, 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其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

阐明了统治者看重人才。


清康熙 青花十八学士图笔筒

24.八仙图

八仙: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及何仙姑。


清康熙青花八神仙物纹铃铛杯

25.五子录取

五子录取本为中公民间谚语,用作娶亲的祝福词或祥瑞语。最初起源于平易近间故事,话说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录取及第,故称“五子录取”。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遐龄,无疾而终。


清康熙五子录取青花人物罐

26.魁星点灯斗

传说魁星是个才子,曾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却因貌丑惊吓了皇后被乱棍逐出皇宫,愤而跳入东海,玉皇深悯其人,赐朱笔一支,命其掌管人世科举文运。

还有一种说法是:魁星高中进士,在殿试之时,天子见他相貌如斯丑恶,跛脚加麻子,就问他为什么脸上长了这么多雀斑。魁星答道:“麻面满天星。”天子又问他的脚为什么跛。魁星又答道:“独脚跳龙门。”魁星的对答如流使天子龙颜年夜悦,愉快之下就点了魁星做了状元。于是,世界的念书人都供奉起“魁星爷”来,以便图个吉利,使本身也高中状元。年夜多半人乐意信任魁星点斗可使家人“试”途光亮,仁泽易道在这方面可说是独有鳌头,倍享赞誉。


清康熙魁星点斗青花笔筒

27.丙吉问牛

丙吉问牛长短常有名的故事。丙吉做丞相时,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一群人在路上打斗,死者、伤者横陈于道旁,丙吉问也不问,径直驱而过。过了一会,他看到有人驱牛,那牛流露舌头,气喘吁吁。他就命泊车,派人去问:“驱牛走几里路了。”侍从职员异常诧异,有人就问丙吉何故如斯。丙吉答道:“庶民打斗有所死伤,这是长安令的职责。丞相每年考课其成就,奏明天子行奖惩就好。宰相不亲小事,那不是我当干预干与的。如今正值春季,并不是太热的时刻。我担忧阴阳失调,故问牛。”侍从职员这才信服丙吉知年夜体。


清康熙丙吉问牛青花笔筒


清康熙丙吉问牛青花笔筒

28.东方朔偷桃

汉武帝寿辰之日,宫殿前一只黑鸟从天而降,武帝不知其名。东方朔答复说:“此为西王母的坐骑‘青鸾’,王母即将前来为帝祝寿。”公然,刹那间,西王母携7枚仙桃飘然而至。西王母除自留两枚仙桃外,余5枚献与武帝。帝食后欲留核莳植。西王母言:“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华夏地薄,种之不生。”又指东方朔道:“他曾三次偷食我的仙桃。”据此,始有东方朔偷桃之说。东方朔并以龟龄一万八千岁以上而被奉为寿星。后世帝王寿辰,常用东方朔偷桃图庆典。“寿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被绘画和文房用品等用作题材。


清康熙东方朔偷桃青花盘

29.杨家将故事

杨家将”故事产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敏捷传播于世界, [1] 讲述了北宋年间杨家名将杨业、杨延昭等人保家卫国的感人故事。

戏说中,杨家名将可谓一口金刀八杆枪,令辽兵心惊胆战,对宋朝可谓居功至伟。怎奈奸臣当道,潘仁美年夜奸年夜佞,杨家名将遭到严重毒害。辽国天子邀请太宗,赴金沙岸 “双龙会”,隐藏杀机,兵困行宫。声声怒吼,阵阵鸡鸣,战车交织,刀光剑影。年夜郎、二郎和三郎战死、四郎和五郎失踪,七郎被潘仁美万箭射死。


清康熙杨家将故事青花案缸

30.铜雀台交手

铜雀台交手是三国时很著名的故事,实在铜雀台与文学也有着不解之缘。东汉末年,北方一年夜批文学家,如曹操、曹丕、曹植、王粲、刘桢、陈琳、徐干、蔡文姬、邯郸淳等,他们凑集在铜雀台,以笔挺抒胸襟,大方任气,抒发盼望立功立业的雄心勃勃;闵时悼乱,反映社会实际和人平易近群众的悲凉生涯,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个热潮。因为当时恰是汉献帝建安年月,故后世称为“建安文学”。


清康熙铜雀台交手人物故事青花棒槌瓶

31.四妃十六子

有关“四妃十六子”中“四妃”的典故来源,据宋代高承所撰《事物纪原-帝王后妃-四妃》云:“三代有夫人而无妃号,汉有朱紫,魏始置妃,此夫号妃之始也。唐初皇后而降,有贵,淑,德,贤,是四妃也。”除此之外,亦有称四妃为黄帝四妃四:嫘祖、女节、彤鱼氏、嫫母;或说帝喾四妃:安源氏、简狄氏、陈丰氏、女取訾氏。“十六子”则是十六相或十六族的引申,指古代传说中的高阳氏的子女八恺和高辛氏的子女八元。此为舜向尧保举的十六贤臣,因各有年夜功,皆赐姓氏,故称十六族,也称十六相。不问可知,此题材纹饰的运用无疑是表达一种国运昌盛,政通人和,家庭幸福,多子多孙的祥瑞寄意,同时也是反映了其时人们对美妙生涯的希望和执着寻求。


清康熙 青花四妃十六子年夜罐

32.携琴探友

春秋时楚国有个乐工——俞伯牙,琴弹得很好,他将本身对年夜天然的感触感染巧妙地融进琴声之中,但一样平常人却听不懂。有一天,俞伯牙在长江边忘情吹奏,樵夫钟子期听到他的琴声,由衷地发出惊叹:“何等巍峨的泰山,何等浩瀚的江河啊”。俞伯牙没有想到一个樵夫竟然能听懂他的琴声。知音难遇,俞伯牙和钟子期都很冲动,两人从此结为石友,常常在一路探究琴艺。然后不久钟子期就病逝,俞伯牙肉痛之余,以为世上再也没有人能听懂本身的琴声了,他便将手中的琴摔在地上,赌咒从此不再弹奏。这便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后来人们依据这一典故创作出了携琴寻芳、携琴探友等绘画题材。


来日诰日顺俞伯牙携琴探友纹青花罐

33.陶渊明爱菊

陶渊明是一位山人,菊花年夜多生长在荒僻罕见的处所,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菊花中的山人,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想那时,陶渊明隐居的处所必定很孤寂,一样平常娇艳宝贵的花也不会在那生长,只有菊花与他为伴。正由于这些,陶渊明对菊花有着特殊的好感,是以也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与舒服。


清光绪陶渊明爱菊青花粥罐

34.王羲之爱鹅

王羲之爱鹅,在平易近间可谓家喻户晓。据《晋书 -王羲之传》记录:会稽有一个孤老太太养了一只好鹅,王羲之派人去买,老太太不卖。王羲之就邀了同伙前往欣赏。老妪据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预备款待他,王羲之一到,见鹅已死,叹息终日。


明末王羲之爱鹅青花三足炉

35.周敦颐爱莲

周敦颐来星子后,在军衙东侧开挖了一口水池,全体莳植荷花。周敦颐来星子时已值老年末年(55岁),又罹病在身,以是每当公余饭后,他或独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石友,于池畔赏花喝茶,并写下了一篇到处颂扬的散文《爱莲说》。《爱莲说》虽短,但字字珠玑,历来为人所传诵,此中“出淤泥而不染”已成千古名句。

一年以后,周敦颐因为年迈体弱去官而去,在庐山西北麓筑堂假寓讲学。他留下的莲池和那篇《爱莲说》,一直为后来者怜惜。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朱熹调任南康知军,满怀对周敦颐的敬慕之情,重建爱莲池,树立爱莲堂,并从周的曾孙周直卿那儿获得周敦颐《爱莲说》的墨迹,请人刻之于石立在池边。


清中 周敦颐爱莲青花瓷片

36.空城计

三国时期,魏国牌照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镇静镇定,年夜开城门,本身在城楼上抚琴唱曲。司马懿狐疑设有潜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归去再战,赵云赶回得救,终极年夜胜司马懿。


清康熙青花空城计人物故事盘

37.指日高升

指日高升,针言,作谓语,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宦海预祝之词。出自: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臣》:“代天巡狩,赞称巡按;指日高升,预贺权要。”解释 指很快就可升官。旧时宦海预祝之词。


明崇祯青花指日高升人物故事笔筒

38.老子出关

老子是春秋时有名的思惟家。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分开故土,预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

扼守函谷关的主座尹喜很敬仰老子,据说他来到函谷关,异常愉快。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感到很惋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老师想出关也可以,然则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年夜青牛走了。听说,这篇著作便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清康熙 青花老子出关海屋添筹图盘

39.年夜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刻,黄河道域产生了很年夜的水患,鲧花了九年光阴治水,没有把大水礼服。禹转变了他父亲的做法,他率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把大水引到年夜海中去。他和老庶民一路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终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

颠末十年的尽力,终于把大水引到年夜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年夜禹治水泥像 禹新婚仅仅四天,还来不及照料老婆,便为了治水,随处奔走,三次颠末本身的家门,都没有进去。


明崇祯 青花年夜禹治水笔筒

40.红拂记

《红拂记》前半段刻画李靖、红拂女、虬髯客结拜,成为汗青上著名的“风尘三侠” 。虬髯客一直有帝王之志,据说太原李世平易近有“帝王之气”,专程赶来看个毕竟。一会晤,虬髯客就被李世平易近的豪气折服,于是废弃了本身的志向。盘中刻画的是故事的下一幕:数日后,虬髯客在家中宴请李靖伉俪,饭后让家丁抬出了二十几口年夜箱子,将本身的万贯家财全体赠给李靖,让他有才能辅佐李世平易近夺世界。


红拂记人物故事图片

年夜青花韩信
警惕疫情心理伤害造成社会退行 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研究中的四大历史谜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