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卖性保健品的当大使,泽连斯基咋想的。
年夜家好,我是乌鸦。
近日,乌克兰传出一则令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总统泽连斯基录用奥莱斯雅-伊拉什楚克密斯为驻保加利亚年夜使。
这看起来自己只是一则正常的人事支配,但“亮点”在于,这位伊拉什楚克密斯,是一名“性学家”。
当然,正儿八经的性学,那也是一门响当当的科学,研讨内容涉及生物学、医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范畴,我国也有李银河先生如许精彩的性学研讨者,不是说一提这个专业,就要跟下三路相联系关系。
不外问题是,这位伊拉什楚克密斯,她是正经的性学家吗。
她还真不是。
伊拉什楚克密斯不只不是正经的性学家,她可以说压根不是什么正经人,由于她的主要事情是保健品传销公司的讲师……
这么一看,所谓“性学家”便是给人做性药品传销,真是有点儿恶心。
毕竟是泽连斯基不走寻常路,录用一个传销事情者去保加利亚当年夜使,靠传销成长反俄下线;照样泽连斯基本身或者什么熟人曾经是伊拉什楚克密斯的客户,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切实其实长短常瑰异。
故意思的是,正在两国对垒的俄罗斯跟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不测地“所见略同”。
俄罗斯官方录用的顿涅茨克共和国引导人丹尼斯-普希林,在从政之前,居然是俄国有名传销公司MMM的高管……
实在不仅俄乌,纵观东欧政坛,多有不少与传销有关的神奇故事,也有很多政坛人物与传销有着接洽。
岂非说在东欧有着与其他资源主义处所分歧的从政逻辑。这里不是“律而优则仕”,却是有“传而优则仕”。
1
先从丹尼斯-普希林曾效率过的那家3M公司讲起。
说来也令人感慨,这家公司的开创人谢尔盖-马夫罗迪并不是一个生成的骗子、年夜忽悠,相反,这老哥实在是个天才。
谢尔盖-马夫罗迪的母亲是俄罗斯人,是一名经济学家,而父亲来自于东乌克兰,还有一半希腊血统,职业是高档技术工人。马夫罗迪是一个生成的图像影象者,有过目成诵的才能,不仅如斯,他在高中时就展示了对付数学和物理超强的禀赋。
从莫斯科最好的中学卒业后他入读莫斯科国立电子数学学院,卒业落后入了一家科研机构事情。
从马夫罗迪的出生和教育阅历可以看出,他属于其时苏联的中上层精英,假如苏联不解体的话,没准儿马夫罗迪也会在科研部分事情下去。
然则苏联已经在激烈的变化之中了。
对付他们这种精英人士来说,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的诱惑已经相称年夜。只管作为科研机构的事情职员已经是别人妄想中的职业,但马夫罗迪本身的妄想却从搞科研酿成了经商。
1983年,马夫罗迪被苏联袭击偷盗社会主义产业部的警员拘捕,罪名居然是出售非法录像带……
幸好其时苏共中间检讨司法执行事情中的问题,马夫罗迪在被告状之前就得到了开释,否则这位日后的传销年夜亨可能就要去西伯利亚种土豆了。
1989年,经济上的“新思绪”年夜行其道,马夫罗迪迫在眉睫开端了创业。
公道地说,一开端创业的马夫罗迪也没有直接钻进钱眼里,其时的他照样“正人爱财取之有道”,他应用本身的专业上风,创办了3M公司,主业务务是入口办公装备,也便是将计算机和计算机配件入口到苏联。
然则马夫罗迪很快发现,这个生意是真不挣钱。
苏联切实其实有不少部分必要调换老旧的办公用品,引入先进的计算机势在必行。可并不是每个机构都有钱买西方的电脑,且就算是有钱的部分,人家为什么要从你马夫罗迪这里买呢。
不外,老话说得好,一小我的命运不光靠小我斗争,也要看汗青过程。
1991年,苏联轰然坍毁,跟着原有外贸系统的崩解与市场经济的突然实施,俄罗斯很快进入了经济危急,跨越3位数的通货膨胀囊括老庶民的存款账户,年夜部门人一夜之间陷入赤贫。
但对付马夫罗迪来说,浊世便是舞台。
时隔七十年再次遭受恶性通胀的俄国老庶民恐慌非常,年夜家从银行把钱取走,却只能看着这钱逐步酿成废纸,想要去买器械,从家出门到市场这段光阴价钱就翻了倍,老庶民真是没方法了。
马夫罗迪机敏地发现,假如这个时刻有人对老庶民说,我能帮你的钱保值,我能让你的产业跑过通货膨胀,失望的人们必定会信任,这小我确定能发年夜财。
说干就干,1992年岁尾,3M公司转轨进入金融范畴。1993年,3M公司刊行了本身的债券,对流传异常敏感的马夫罗迪把纸质版债券做成了前苏联泉币的情势,只不外把原版上面列宁的头像换成了本身的脑壳。
1994年,3M公司投资几亿卢布,开启了一波疯狂的媒体鼓吹。马夫罗迪找来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佩尔米亚科夫的演员,这年夜哥长着一张忠厚老实的脸,马夫罗迪应用这一特色,把他塑造成一个发掘机操作员,经由过程买3M公司的债券变得富有。
在告白片里,佩尔米亚科夫靠买3M债券买了本身的屋子,给妻子买了皮年夜衣、靴子、汽车……
苏联(俄罗斯)的足球明星切伦科夫也被马夫罗迪拉了过来,在切伦科夫的离别赛上,3M公司奉送了一张债券,还送了一辆三菱汽车。
其时,3M公司向俄罗斯"大众许诺,只要你买我们的债券,我们一年可以或许回报你30倍的利润。目击着这么高的回报率,又看着恶性通胀在蚕食本身的存款,再瞅瞅电视上那些靠买了债券发家的人,乃至就连切伦科夫如许的“"大众人物”都靠3M债券换了一辆三菱汽车……面临如许的诱惑和铺天盖地的鼓吹,老庶民想不受骗都难啊。
成果是惊人的。靠近十分之一的俄罗斯人,也便是1500万人购置了3M公司的债券,而马夫罗迪天天的均匀收入就靠近5000万美元。
假如说俄罗斯的寡头们是掠夺了老庶民名义上拥有的国有资产,马夫罗迪真是实其实在地抄走了俄罗斯老庶民手里的每一分钱……
我们都知道,传销的成果必定是暴雷。半年之后,因为基本没有收益,3M公司的债券价钱年夜幅下跌。面临这个骗了全国生齿十分之一的年夜忽悠,俄罗斯当局如梦方醒,开端想要追究责任。但马夫罗迪早有后手,他加入杜马补选,寄托本身的钞才能被选为议员,得到了宽免权。
事实证实,只管马夫罗迪算是未雨绸缪,然则卷走几十亿美元之后想靠一个议员身份安然过活显著是不太可能的。杜马经由过程决定,撤消了马夫罗迪的宽免权,将他拘捕入狱,以布衣愤。
当然,马夫罗迪的传销生活还没有停止,2011年,马夫罗迪纠集旧部,成立了一家名叫国际3M的公司,将传销营业推向南非、尼日利亚、津巴布韦、肯尼亚等国度,以每月回报30%的标语忽悠老庶民投资……
别说,照样有不少人受骗。
俄罗斯这全国十分之一生齿受愚的案例已经很离谱了,但在1990年月的东欧后社会主义国度中,这还不算是最浮夸的。
被传销坑得最狠的国度,还得说是我们的“老同伙”——阿尔巴尼亚。
2
在苏东剧变中,年夜部门后社国度都阅历了剧烈的转轨,但阿尔巴尼亚在这些国度中仍旧是变化最突然的。
因为年夜部门东欧国度都受过苏联各类改造以及西方国度资金的冲击,在80年月末已经有了相称部门的市场经济。阿尔巴尼亚却否则,在霍查的年月,阿尔巴尼亚根本坚持了方案经济系统。
这也就造成在剧变产生、自由派平易近主党上台之后,阿尔巴尼亚的休克疗法带来的效果更为严重。
阿尔巴尼亚当局在剧变之后接受了国际基金组织(IMF)的建媾和援助,这两样器械当然是绑缚而来,假如你不接受IMF的建议,他们就不给你援助。
这号儿国际组织是支撑绝对经济自由的,对金融业的监管为IMF切齿腐心,阿尔巴尼亚自由派当局天然也不会忤逆这些金主。
在1994年经由过程的银行法中,就没有给予阿尔巴尼亚央行监管贸易银行以及金融运动的权利。
灵敏的谋利者应用了这一点。
自从1991年开端,阿尔巴尼亚就活跃着一年夜票传销团体,不外其范围还只是小打小闹。后世被普遍口诛笔伐甚多的罗姆人(吉普赛人)传销头目萨蒂亚,实在便是个通俗鞋厂工人,她也一共没骗几小我。乃至在被捕时,仍旧住在老旧的工人公寓里。只不外是由于她的种族出生,以及她是独一扛不住压力自首的传销头目,以是后世论者总拿她举例而已。
真正的阿尔巴尼亚传销年夜头,还得说是1994年景立的Vefa公司。这家公司应用银行法的破绽,以及根本不受监管的市场经济,在忽悠老庶民投钱的同时,普遍在全国投资酒店、燃料、市肆和工场,一派朝气蓬勃的样子。
Vefa还帮助了足球队和1996年的阿尔巴尼亚选美竞赛。他们拥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而且常常是报纸告白商。从一开端,他们的身份就含糊其词,被看似正式但正当性不明白的条约所殽杂。没有实质上的金融监管来干涉,他们公开资助政治活动并给政客回扣。
另一方面,对付自由派当局和IMF来说,一家新生的年夜企业恰好可以成为市场经济的门面,以是他们不只纰谬传销加以限定,反而出来给Vefa站台,令老庶民加倍信任这家公司。
IMF乃至还在1995年发布阿尔巴尼亚是“自由市场改造的胜利范例”。与此同时,本地媒体称颂金字塔公司的所有者是本土资源主义的开辟者。这些公司的月回报率从6%左右增加到44%——足以在两个月内将本金增长一倍以上。
与俄罗斯一样,阿尔巴尼亚也阅历了恶性通胀,在曩昔还算有尊严的生涯荡然无存,群众一辈子的储蓄眼睁睁酿成了白纸。
在如许的昏暗场合排场下,老庶民没有选择,只有投向看起来异常靠谱的传销致富方案。
钱不值钱了,然则你还有屋子吧。你可以把屋子卖了,拿钱投入传销啊。于是阿尔巴尼亚老庶民纷繁卖房搞传销,将本身末了的愿望依靠在了圈套之上。
这怎么可能不完蛋呢。
我国西北少数平易近族传说中的传奇智慧人物阿凡提,在土耳其被叫做纳斯尔丁年夜师,在阿尔巴尼亚也相称著名。
有一个段子说,一位村落平易近在湖边溜达,看到阿凡提把酸奶倒进湖中,他异常好奇,就问:“阿凡提,你在干吗呢。”
“我在做酸奶。”阿凡提答复道。
“得了吧,阿凡提,那行欠亨的,湖水弗成能酿成酸奶。”
阿凡提眼中精光一闪,道:“万一我胜利了呢。”
1996年9月,一位名叫德丽塔的妇女做了其时很多阿尔巴尼亚人都在做的工作:她以25000美元的价钱卖失落了她家的公寓,并将这笔钱投入传销公司,他们许诺将她的资金翻倍。
几个月后,公司倒闭了,德丽塔痛苦地说:“我们比阿凡提还浮夸,我们认为整个年夜海里的水都邑酿成酸奶。”
跟着年夜部门传销圈套的破产,阿尔巴尼亚人平易近吃亏了12亿美元,相称于GDP的一半。失去了统统的大众,对当局极其绝望。
但这些高喊平易近主自由的年夜佬们彷佛对付平易近主并不是很忠诚,他们不只在选举中舞弊,还在绝食抗议爆发之后回绝回应。而面临恼怒的否决派与老庶民,这些平易近主主义者的第一个反响居然是打开兵器库,设备本身这边儿的平易近兵……阿尔巴尼亚内战爆发了。
内战以及各类冲突维持了一年。直到1997年6月社会党(霍查党后继权势)在年夜选中击败平易近主党夺回政权,乱局才垂垂平息。但武装冲突造成年夜量兵器流入与阿尔巴尼亚同文同种的科索沃地域,激化下场势,为将来的科索沃战争也埋下了伏笔……
就由于传销,一个国度打起了内战,另一个国度则是以受害,在几年后也乒乒乓乓地干了起来,这传销的威力,真是不容小觑。
并且,传销式的经营方式在战后仍旧主导着阿尔巴尼亚的经济。跟着摊开生齿流动的限定,年夜量阿尔巴尼亚人涌入都城地拉那,房产高潮随之开端。
阿尔巴尼亚的房地产开发是什么样子呢。年夜概便是开发商买了地,然后找施工方开端盖房,然则开发商不给施工方付出现金,而是许诺等屋子盖好了,给施工方几套屋子作为酬劳。施工方就得等屋子盖好了,再把屋子卖了,用这个钱给工人付人为。假如要是屋子没有按时竣工(根本无法按时竣工),那施工方和工人就凉了。
谁能奉告我,这和传销到底有什么区别。
假如依照最恶毒的起绰号办法,乌克兰被叫作子宫之国,波兰差不多是个黑工之国,年夜概摩尔多瓦是妓女之国,这阿尔巴尼亚确定当得起一个传销之国了……
当这些东欧国度老庶民为传销所害的消息传到美国,狂妄的美国人以为这确定是由于阿尔巴尼亚人在社会主义期间生涯太久,太蠢了。
“阿尔巴尼亚人从暗中期间走出来”(芝加哥论坛报)。
“他们太蒙昧,无法懂得资源主义,他们以为资源主义带着孩子般的无邪和成年人的贪心”(华盛顿邮报)。
“这些告白以汽车或异国情调的海滩度假为主题,在美国会立刻引起大众的警醒。”(纽约时报)。
合着“哄人和上当履历丰硕”还成你们自矜的资源了。更况且,比及新世纪次贷危急年夜爆发,美国媒体连这估量也欠好意思说了……
实在看看3M国际公司2011年在津巴布韦、肯尼亚的胜利,我们就能知道培养传销的是失望,而不是蒙昧。
说白了,东欧国度在阅历政治经济剧变之后,底本的外贸系统和临盆逻辑瓦解了,恶性通货膨胀让大众过不上有尊严的生涯。失望的老庶民只能把手里仅剩的那一点点钱投入到传销之中,那是他们的救命稻草,不是他们的发家幻境。
而让东欧老庶民陷入失望的祸首罪魁到底是谁呢。横竖不是他们本身……
参考材料:
斯莫基穆-萨拉吉:后社会主义阿尔巴尼亚的庞氏逻辑丹尼尔-彼得利克:金字塔传销无处不在加文-海恩斯:阿尔巴尼亚若何受愚到内战奥尔加-季米尔钦斯卡娅:MMM若何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