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描写乡愁的七律,语言清丽,格律工整,意境深婉,诗意满满
写在前面: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美梦留人睡。——宋 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黯然神伤者,非羁旅乡愁莫属,尤其是对久泊异乡者,范仲淹词中的乡思离愁则更甚矣。

“落叶异域树,寒灯独夜人。”,困居灞上,进身无门,身世落寞,马戴的这种心境,唐末墨客崔涂也曾有过,同样的动听心魄,同样的令民气碎。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村夫。”,崔涂避乱,流离巴蜀,旅居四川,途中适逢大年节之夜,唯其伶丁漂荡,此种昏暗心境,闻之令工资之动容。
崔涂是个写乡愁离情的高手,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又如“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等等。
但最到处颂扬的,倒是其七言律诗《春夕》颔联中的两句,意境清幽,极为出色,如今我们就来观赏这首读来令工资之心动的小诗。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春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宅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唐 崔涂《春夕》
简译:
春水流走,春花寥落,花落水流红,良辰美景转眼都成空,这是何等无情啊。
这注定是一个无情的季节,漂泊异乡的我,露宿风餐地送末了一缕东风吹过了楚城。
旧事如梦,离家万里,醒来的时刻正值夜里的三更时分,窗外,枝头上的杜鹃鸟凄厉地啼叫着。
故乡的来信经年拒却,春天本是万物萌发的时节,可镜中的我却生出了满头鹤发。
由于本身理想未展,以是不肯意回去,等我想要回去时,天然就回去了,到那时,家乡五湖的景致又有谁来与我争抢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春夜乡愁的七律,缘情写景,因景抒怀,语言清丽,格律工致,意境深婉,格调沉郁。
全诗不着一个“思”字,可怀念之情却无处不在,不着一个“愁”字,却处处漫溢着愁绪,如许的情真意切,如许的苦闷难捱,非失意之人,难以摹仿。
首联写感时,叹年光有限,岁月无情,春景春色易逝。
“水流花谢两无情”写韶光倏忽,岁月无情,流水带走时间,花落带走春天,时间一去不复返,春天再会又一年。
“送尽春风过楚城”写羁旅之愁,阔别家乡,楚地漂泊,异乡送春,促又是那年,乡愁更甚。
颔联写乡愁,进入全诗的宗旨,这两句是广为传颂的名句。
首句“胡蝶梦中家万里”写梦乡,意漂泊日久,旧事如烟,归梦难成,是思家之情。
“胡蝶梦”是借用庄子梦蝶的故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由于怀念之深,墨客梦见本身酿成蝴蝶飞回万里之外的家园。
可是,梦终究是梦,它是如斯的虚幻和短暂,总有悠悠转醒的时刻,梦里有何等的温馨美妙,梦醒时分就有何等的惆怅惘然。
次句“子规枝上月三更。”写春夜,照应诗题,与上句“家万里”相呼应。
美梦由来最易醒,羁旅之人最怕子夜醒来,更况且,彼时的窗外,月凉如水,子规声声,那“子归,子归……”的啼声是如斯凄厉,令人闻之心惊。
蝴蝶梦,家万里,子规啼,三更月,因思入梦,梦醒添愁,梦里是喜悦和暖和,醒来是难过和伤感。
颈联承上联继续写乡愁,首句“故宅书动经年绝”暗寓彼时社会动荡不安,音书难通,动不动就与家中失去接洽,这若何不让他愤怒怨恨。
次句“华发春唯满镜生”写愁之深,春来生气希望满,故宅春草发,可墨客却由于有家难回鬓添鹤发,愁思之深,由此可见一斑。
尾联写官吏之愁,借用五湖之典,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成绩霸业后,去官远游,乘扁舟泛于五湖之上。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由于功未成理想未展,以是不肯意回去,而本身想回去的时刻天然就回去了,那时故乡的五湖烟景谁又能和我争呢。
这一联含有自嘲自慰的况味,有心归隐田园,却又心有不甘,虽官吏难成,终究不能自休。
愁时间迅疾,鬓生华发;愁宦途坎坷,抱负未竟;愁离家万里,山长水阔,归梦难成。
如斯的苦闷和徘徊,又岂是一个“愁”字所能笼统归纳综合的呢,这注定是一个辗转难眠的春夜。
写在后面:
崔涂,字礼山,善乐律,尤善长笛,唐末墨客,生卒年不详,《全唐诗》存其诗1卷。
《唐才子传》据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等诗句推想,其家乡可能在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
壮客巴蜀,老游龙山。他这个唐僖宗光启四年(公元888年)的进士,生逢浊世,功业难就,一生漂泊,身世堪怜。
身世之悲惨,宦途之无望,故使得崔涂诗多羁旅乡愁之题材,在其名作《大年夜有怀》一诗中,他自称是“孤单异村夫”。
这首名为《春夕》的七律是他客居湘鄂时所作,全诗由送春归而起绵绵不停之愁思,以至于满腹忧愁,通宵难眠。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是久居异域的思归之愁,是羁旅漂泊的身世之愁,更是时间荏苒壮志难酬的苦楚之情……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剽窃,图片来自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不妥接洽立刻删除,谢谢您的存眷和支撑。